作自己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,當身邊有人跟我提到「作自己」這個名詞的時候,一般來說都是因為本人在某些面向的表現跟以往不同,跟他們認識的我不同,或者說他們相信我的反應方式受到某種程度的壓抑,因為有壓抑所以就不是自己本來的樣子。
這問題如果我用力思考,到後來都會變成一個哲學問題,當然很多人一定覺得「又來了,真是想太多!」,不過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?
「柏哖,你要做自己!」語重心長的語氣,總是讓我臉上出現三條線(好好好我馬上作,不過現在跟你講話的這個阿哖是誰啊?),然後我心裡面就會出現一堆問 題,如果說「作自己」一詞表現的方式是指我應該不管對方的反應或是想法,我只需要作我想作的、說我想說的,這聽起來雖然很讓人羨慕,但是實際上執行是很有 困難的,會顧慮常常就是因為在乎,如果可以不在乎的話,那老子每次選舉到台南都會跟市場裡面的每個賣蔥的大嬸吵架,管他誰愛台灣,管他票投給誰?管他會不 會得罪人?如果可以不用在乎,我們系上每次辦活動我都可以輕鬆的作,因為除了人的問題以外,其它的問題其實都很小,要是老子真的決定不管一些小王八蛋的感 覺,每次活動都可以轟轟烈烈大家開心,當然!除了小王八蛋以外,如果可以不用在乎,那每個老闆大概都會瘋掉,因為員工每次被唸心裡面的不爽如果都爆出來, 這世界絕對不是現在的這個樣貌,以我的脾氣來說,我應該也不是個好員工,如果依照這個邏輯往下想,當你在乎跟顧慮越多,就會越不像自己,是嗎?
你其實想的是A,但是你說的卻是B,很可能作出來的還是C,你老是說B,說的我耳朵都發炎了,但是卻一直作C,可見你根本就不是想著B,而是想著C……這類的矛盾好像一直充斥在我的生活中。
所以換一個說法,如果一個人表現的比較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總是堅持他的作法,不太理會其他人的看法或是建議,那麼不論他的想法或是作法對或錯,我們都會覺 得「這傢伙真有個性,他總是作他自己!!」,而一個完全相反的人,我們似乎就會覺得「這傢伙真沒有個性,他幹嘛不作他自己!!」是嗎?
可是一個人只要有他的想法,他自己其實就是一個確實的存在,跟他表現的方式其實不必然相關,如果按照前面說的「當你在乎跟顧慮越多,就會越不像自己」來 看,其實我常常工作時都在考慮別人不會考慮的事情,但那卻是必須有人負責考慮的事,隨著工作經驗越來越多,我思考的面向其實也越來越廣,因此我正在朝著一 個越來越不像自己的方向前進嗎?
再說,「自己」是一個可以改變的個體,我們以前跟現在一定有些不同,這些改變有的很快速有的很緩慢有的很明顯有的很輕微,如果是可以改變的,那為什麼我們還會用一個「自己」應該有的「樣子」去希望誰誰誰要像他自己?
所以說了這麼多,我大概搞懂為什麼我會得到那麼多由衷的建議,「柏哖,你要做自己!!」。還真的是因為大家都覺得「這跟我認識的你不一樣」,但除了我可能 真的沒作我自己,另外兩個可能也很有可能,一個是其實我在改變,跟你認識的那個阿哖不一樣,另一個可能是其實我沒變,是你以前沒認識我現在的樣子,恭喜你 對我的了解又多了一層,要是有下一次或是下下次,你大概就不會說「柏哖,你要做自己!」,而是改成:「你怎麼老是這個樣子!」
對了,其實我也常常問我自己「這樣作對嗎?這是你想要的嗎?這像你嗎?」,當然最後總是會找到一個原則來支持自己的決定,那個決定常常不是我最想要的,但卻是我會作的決定。
我就是這個死樣子,作自己…唉。